白芨蟲害主要是地下害蟲,地下害蟲是白芨的大敵,食害假鱗莖、幼芽、根莖,造成缺苗死苗,地下害蟲主要有螻蛄(蝲蛄)、蠐螬(金龜子)、金針蟲(叩頭蟲)和地老虎(截蟲)。
1、蠐螬
金龜子的幼蟲,取食作物的幼根、莖的地下部分,常將根部咬斷咬傷,危害特點是斷口比較整齊,使幼苗枯萎死亡。
2、金針蟲
金針蟲是叩頭蟲的幼蟲,危害是咬食塊莖,特點是將幼根莖食成小孔,致使死苗、缺苗或引起塊莖腐爛。
3、螻蛄
螻蛄在地下咬食剛播種的種子或種芽,并取食嫩莖、根,危害特點是咬成亂麻狀,同時螻蛄在地表層活動,形成隧道,使幼苗根與土壤分離,造成幼苗凋枯死亡。
4、地老虎
地老虎幼蟲食性很雜,白天潛伏地下土中,夜晚出土危害,其特點是將莖基部分咬斷,常造成白芨缺苗斷條。
5、其他白芨害蟲
蚜蟲、蝸牛、蛞蝓和鼠害也是威脅白芨生長的害蟲。
白芨害蟲的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結合土地輪作、物理捕殺、生物防治的辦法,盡量不用化學藥劑。在地下蟲害發生嚴重地區,可以在土壤中拌施云幫白芨調節專用肥每畝100㎏,同時每畝用90%敵百蟲180-200克,拌入炒香的米糠或麥麩8-10千克,撒放田間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