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須確定品種是否純正
根據花色、形狀、個頭大小、成分含量等,自然界中白芨存在70多個品種,但這些品種中藥物達標的只有五六種,能夠達到豐產的僅三種。如果自己不具備識別能力,僅聽信種苗提供商的一面之詞,完全有可能購買到劣質的品種。種植行業,Z關鍵的就是品種選擇,否則一切都將前功盡棄。白芨選種不認真,結局可能就是低產量,甚至是產品藥物含量不達標沒有人購買的嚴重后果。
二、考慮好應該要購買什么樣的白芨種苗
白芨種苗分為組培瓶苗、組培馴化苗、野生苗、直播苗、塊莖等。野生苗是到野外人工挖來的,品種雜,大小不一,購買需謹慎。塊莖苗也分為野生和人工種植兩種,野生存在品種雜的問題,人工種植的塊莖苗成本比較高。為了保證質量,節約成本,一般都在組培苗、組培馴化苗和直播苗之間進行選擇。
組培苗較直播苗來說品種稍微純凈,但是因為生產程序比較復雜,技術含量高,要求具有一定的設備在特定的無菌車間進行長達4-6個月的集中培育。從培養室剛出廠的種苗被稱之為組培瓶苗,經過接近一個月的陽光照射后可以售賣,此時的種苗依然幼小,不適合直接栽種,需要進行3個月左右的集中馴化,馴化好的種苗稱之為組培馴化苗。組培馴化苗和直播苗是受歡迎的種苗,在種植技術良好的情況下,成活率可達95%以上。
三、提防使用過激素的白芨種苗
在利益驅使下,縮短育苗周期,能將種苗盡早投入市場是每一個育苗企業都非常關心的問題。按照正常的管理水平,出苗時間前后會有1-3個月的差距。但是,不乏有部分企業濫用生長激素和化肥,將出苗時間提前5個月以上。用過生長激素的種苗,特別嫩綠,看上去很健康,但是移栽后營養中斷,很容易萎黃、枯死。
四、選擇合適的時間訂購白芨種苗,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栽種
理論上,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白芨,但Z合適的季節為春季和秋季。春秋兩季氣候溫和,不冷不熱,比較適合移栽種苗。春季普遍田地閑置,雜草還小,正是種苗生長期,此時Z適合種植,移苗后很快就能適應環境,快速生長。夏季氣溫高,如果栽植一定要拉遮陽網,同時保持水分充足。初秋種苗莖葉尚存,也比較適合移栽種苗;深秋和冬季白芨普遍倒苗,僅剩地下塊莖,一般情況下用塊莖種植比較合適。
購買種苗時,要結合土地使用情況、氣候情況合理采購,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五、警惕包回收陷阱
種植行業要特別警惕高價回收陷阱。很多不法分子通過互聯網購買別人遺失的身份證注冊空殼公司,以保底價格回收的幌子高價售賣種苗,騙取種植戶的血汗錢。
一般回收都是不定價的,一般都以市場價來回收。凡是定價的,一般都是詐騙。市場價高于定價,種植戶不愿意賣;市場價低于定價,種苗商買了虧損。
六、預防投機倒把的白芨種苗中間商
從市場經濟的發展來看,國家鼓勵中間商融入到各行業中來,但是中間商在種苗供應中卻嚴重干擾行業發展。因為他們不夠專注,沒有實操基地,學習能力有限,只看重眼前利益,對種苗的品種不清楚,對質量把握不準確。差價,就是他們Z關心的問題,很多時候對種苗的質量僅僅依靠上游基地的“承諾”來做出保證。另外,抬高價格才能獲得利潤,他們的種苗一般要比基地里的貴一些,便宜的就要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