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黃精種植業面臨的問題
1、良種缺乏,品種退化
良種缺乏,種性退化嚴重,目前黃精家種主要沿用根莖繁殖,多代的無性繁殖導致了嚴重的種性退化等問題,而有性繁殖又使后代發生了明顯的分化,導致后代表現多樣化,并存在種子萌發率低和出苗不整齊等問題。其中,黃精栽培中多采用無性繁殖技術,導致的種性退化、良種缺失等問題較為突出。
2、栽培管理技術體系不完善
黃精的栽培技術體系包括引種馴化、良種選育、繁殖技術、栽培管理及采收加工全過程的系統技術,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部分學者相繼針對黃精開展了栽培技術的研究和報道,介紹了從選地整地到田間管理和初加工的技術流程,并初步介紹了林下套種及與玉米、瓜蔞等的套種技術,同時認為疏花摘蕾可明顯提高產量。
這些研究初步奠定了黃精的規范化種植技術體系的基礎,但在種莖處理、優良品種培育、快速繁育技術、出苗率保障等方面還很不完善,人工種植黃精的產量和質量均無法得到有效保證。因此,進一步完善黃精栽培技術體系十分必要。
3、野生資源保護問題
隨著黃精在藥品、食品、保健品和化妝品等領域的開發,其應用領域拓展十分迅速,其市 場需求量逐年增加,價格穩步上升,市場缺口日益增大,市場供需矛盾進一步突出,野生黃精資源采挖過度導致了較為嚴重的資源枯竭,因此,積極開展野生黃精資源保護對于解決黃精種植前期碰到的品種馴化、育種等都有積極作用。一方面應加強資源保護,另一方面應積極開展人工繁育和種植技術的研究,以實現資源有效保護和中藥材種植產業的持續發展。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1、科研先行,夯實基礎
針對良種缺乏問題,各地應當結合資源調查、種質資源圃建設等工作開展優良品種的選育研究等科研工作,培育出優良品種并開展規?;绾屯茝V種植工作,為黃精種植業的健康發展夯實良種基礎。
2、技術推廣,做好保障
針對不同黃精品種,黃精種植的地方應當結合當地土壤性質、氣候狀況、水資源條件,以市場化運作,著力推動農技部門制定本地的黃精栽培技術操作規程并積極推廣吃,同時要做好種苗來源的多渠道保障工作,為黃精種植做好各項保障工作。
3、加強保護,促進發展
資源保護是為了促進發展,黃精資源豐富地區不僅要加強資源保護,而且要同時要積極開展人工繁育和種植技術的研究,以實現資源有效保護和黃精種植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昆明英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中藥材種植產業化發展10余年,一直從事道地中藥材種植,野生瀕危中藥材品種保護、種苗繁育、規范化種植推廣等。至今,在云南省擁有自營基地3420畝,帶動發展8360畝。其中:昆明擁有220余畝育苗、馴化、示范基地;西雙版納州景洪市擁有2100余畝種植基地;楚雄州大姚縣擁有230余畝種植基地;曲靖市師宗縣擁有1200余畝種植基地;帶動發展分布在師宗縣、宜良縣、瀘西縣、華寧縣、石屏縣、新平縣、鎮沅縣、瀾滄縣等區域。
英武農業技術團隊在長期的育種、馴化和人工種植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栽培經驗,探索出了良種選育、野生藥材馴化、中藥材直播栽培、合理施肥、科學用藥、專業初加工等關鍵技術。供應優良的黃精、白芨、金銀花等藥材種苗同時提供售后田間技術管理經驗,為中藥材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