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肺炎(NCP)防控中中醫藥應用的普遍開展,加之國家對中醫藥發展的政策支持,中醫藥未來將會實現新的輝煌。中藥材作為中醫藥的基礎,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梢灶A見,中藥材種植將成為新一輪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新方向。
當前,黃精種植熱火朝天,都想在這波中醫藥熱潮中撈一把。但是,如果把握不好,你可能會虧得灰頭土臉。在種植前需要做扎實的功課。
1、 選地塊:黃精屬于多年生塊根植物,黃精喜陰濕,避免陽光直曬,但又怕澇。適合在濕潤的林下或者有半遮陰條件的開闊地栽種,土壤以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土、壤土或沙壤土為宜。所以,種植地塊需要疏松肥沃,水源豐富,建議選擇背陰面地塊,陽光直射的地塊需要遮陰。
2、選好種:重點要了解你選種的種子種苗是否通過檢測鑒定?能否適應當地的條件?產量是否能達到預期?中藥材種源一定要向有資質、有技術、經過當地適應性種植的供應商訂購,千萬不要貪圖便宜引進不合格種源。種源選不對,一是種不成功,二是產量達不到,三是種出來的藥材不合格以后無法銷售。
3、選好苗:首先是種苗的繁殖方式,種苗有無性繁殖(植株切塊)、有性繁殖(種子)、組織培養等方式,選用什么樣的種苗對后期的產量和品質是至關重要的。從多年的種植經驗總結,建議黃精以種子育苗為主,一是成本低;二是成活率高;三是側芽萌發率高。其次是中藥材種苗的苗齡,不同苗齡對成活率和產量至關重要,適宜的苗齡才能保證成活率和產量,黃精以二年、三年苗齡的種苗移栽較為適宜。
4、種植技術:中藥材種植技術含量較高,屬于精耕細作的產業,需要系統的種植技術。市場對藥材的品質要求高,含量、農殘、重金屬是三個嚴格的指標,達不到標準就變不成錢。種植前先要系統學習,由于各地的土壤條件、環境條件存在差異,建議能找到當地種植成功的企業進行技術服務掛鉤指導。
5、產品銷售:中藥材Z終只能銷售給中藥飲片廠或中藥廠,藥食同源品種可以在市場上作為食品或食品原料出售,在種植前一定要預估市場,建議能和收購方簽訂回收協議,避免種出來賣不出去。
多年生黃精在2月中旬至4月下旬進入緩慢生長期,表現為上一年芽開始生長出苗及形成新生根莖;5月初至9月下旬為快速生長期,新生根莖快速增大并大量產生新芽;10月初至12下旬又進入緩慢生長期,新芽緩慢加粗;1月初至2月上旬為越冬休眠期,根莖和芽幾乎停止生長。
黃精種植基地管護工作主要涉及施肥、封頂打尖、拉網搭架、病蟲害防治、除草、采收幾個環節
1、施肥:黃精施肥以氮磷鉀鈣及適量的微量元素為主,我們的經驗是以腐熟的牛糞和鈣鎂磷混合施肥較為適宜,冬夏兩次施肥,冬肥在冬耕時結合整墑進行,施肥后整墑蓋覆土,為春苗萌發提供養份;夏肥在春末夏初苗出齊后追施,除凈雜草后施肥,促進植株生長。
2、封頂打尖:春夏黃精植株生長旺盛,種植3年后植株可高達2米以上,待其生長至植株1.6米以上時,在花臺以上3-4臺進行封頂打尖,防止植株肆意生長,防止倒伏。
3、為促進塊莖獲得生長和內含物累積,夏初封頂打尖后可拉網搭架防止植株倒伏,可以增加光合作用促進生物轉化,留種的可以增加種子的產量和質量。
4、病蟲害防治:黃精主要病害有葉枯病、炭疽病、莖腐病等。葉枯病、炭疽病在結果期高發,莖腐病在地上部分枯死時達到發病高峰期;而且隨著種植年限的增加,發病更嚴重,應及時觀察對癥處理。蟲害以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為主,應在種植前的地塊處理和冬耕時進行滅殺。
5、除草:黃精植株為細桿高桿,壓草力差,春末和夏季雜草生長旺盛,需要及時除去雜草,防治病蟲害發生,促進光合作用。
6、采收:種植4-5年后,在12月份至1月份采挖,此階段塊莖的內含物質含量很高。黃精塊莖含糖量高、易霉變,采挖出來后后除去須根,洗凈,及時交售到工廠稱鮮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