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藥
凡以清熱解里熱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療里熱癥的藥物,稱為清熱藥。
本類藥物藥性寒涼,沉降入里,清熱藥通過清熱瀉火、清熱燥濕、清熱解毒、清熱涼血及清虛熱等不同作用,使里熱得以清解。即《內經》“熱者寒之”,《神農本草經》“療熱以寒藥”的用藥原則。
清熱藥主要用治溫熱病高熱煩渴,肺、胃、心、肝等臟腑實熱證,濕熱瀉痢,濕熱黃疸,溫毒發斑,癰瘡腫毒及陰虛發熱等里熱證。
使用清熱藥時應辨別熱證的虛實。
本類藥物藥性大多寒涼,易傷脾胃,故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者慎用??嗪幬镆谆飩?,熱病傷陰或陰虛津虧者慎用。清熱藥禁用于陰盛格陽或真寒假熱之證。
根據清熱藥的藥性、功效及其主治證的差異,清熱藥可分為清熱瀉火藥、清熱燥濕藥、清熱解毒藥、清熱涼血藥、清虛熱藥五類。
清熱解毒藥
本類藥物性味多苦寒,以清熱解毒為主要作用。主治各種熱毒證,如瘡癰疔癤、丹毒、溫毒發斑、咽喉腫痛、痄腮、熱毒下痢及蟲蛇咬傷、癌腫、燒燙傷等。
本類藥物藥性寒涼,易傷脾胃,中病即止,不可過服。
本品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氣清香,味淡、微苦。以花蕾多、色黃白、氣清香者為佳。生用,炒用或制成露劑使用。
【藥性】甘,寒。歸肺、心、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應用】
1.癰腫疔瘡,喉痹,丹毒
本品甘寒,清熱解毒,消散癰腫力強,為治熱毒瘡癰之要藥,適用于各種熱毒雍盛之外瘍內癰,喉痹,丹毒。
2.風熱感冒,溫病發熱
本品甘寒質輕,芳香疏透,既能清熱解毒,又能疏散風熱,適用于外感風熱,溫熱病。
3.熱毒血痢
本品性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效,故可用治熱毒痢疾,下痢膿血。
【用法用量】煎服,6~15g。疏散風熱、清泄里熱以生品為佳;炒炭宜用于熱毒血??;露劑多用于暑熱煩渴。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忌用。
【附藥】
1.忍冬藤 本品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莖枝,又名金銀花藤。性味甘,寒;歸肺、胃經。功用與金銀花相似,但清熱解毒之力不及金銀花,兼有清熱疏風,通絡止痛的功效,臨床多用于溫病發熱、風濕熱痹等證。煎服,9~30g。
2.山銀花 本品為忍冬科植物灰氈毛忍冬、紅腺忍冬、華南忍冬或黃褐毛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生用,性味甘,寒;歸肺、心、胃經。功能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適用于癰腫疔瘡,喉痹,丹毒,風熱感冒,溫病發熱。本品藥性功用與金銀花相似,在有些地區為金銀花的代用品使用。煎服,6~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