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云南
規格:1年種苗(筷頭大?。?年種苗(煙頭大?。?年種苗(小拇指大?。?年種苗(食指大?。?年種苗(拇指大?。?年種苗(啤酒瓶口大?。?/span>
包裝:小包防震墊紙箱包裝 / 大包泡沫箱包裝
滇重樓,別名獨角蓮,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粗壯,莖高20-2500px,無毛,常帶紫紅色,基部有1~3片膜質葉鞘抱莖。葉5~11枚,綠色,輪生,長7~425px,寬2.2~150px,為倒卵狀長圓形或倒披針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至圓形,全緣,常具一對明顯的基出脈,葉柄長0-50px?;斏谌~輪中央,兩性,花梗伸長,花被兩輪,外輪被片4~6,綠色,卵形或披針形,內輪花被片與外輪花被片同數,線形或絲狀,黃綠色,上部常擴大為寬2-5mm的狹匙形。雄蕊2~4輪,8~12枚,花藥長5~10mm,藥隔較明顯,長1~2mm。子房近球形,綠色,具棱或翅,1室?;ㄖ仙?,增厚,常角盤狀?;ㄖ仙?,花時直立,果期外卷。果近球形,綠色,不規則開裂。種子多數,卵球形,有鮮紅的外種皮?;ㄆ?~7月,果10~11月開裂。
滇重樓有“宜蔭畏曬,喜濕忌燥”的習性,喜濕潤、蔭蔽的環境,在地勢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含腐殖質多、有機質含量較高的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良好。滇重樓生長過程中,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和遮蔽度。適宜生長在海拔為1600~3100m的地區,年平均氣溫為12~13℃,無霜期270天以上。
年降雨量850~1200mm,降雨量集中在6~9月間,空氣濕度在75%以上,土壤夜潮,能滿足滇重樓生長發育對土壤含水量的需求。在種植滇重樓時,建造的蔭棚遮蔭度在60%-70%之間,散射光能有效促進滇重樓的生長。
滇重樓主要價值
1.藥用價值
我國傳統中醫認為:滇重樓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之功效,用于癰腫、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打傷痛、驚風抽搐等癥。
滇重樓藥材呈結節狀扁圓柱形,略彎曲,長5-300px,直徑1.0-112.5px。表面黃棕色或灰棕色,外皮脫落處呈白色;密具層狀突起的粗環紋。一面結節明顯,結節上具橢圓形凹陷莖痕;另一面有疏生的須根或疣狀須根痕。頂端具鱗葉及莖的殘基。質堅實,斷面平坦,白色至淺棕色,粉性或角質。氣微,味微苦、麻。
通過對滇重樓植物的化學成分分析,已從中分離鑒定了50余種化合物,主要有脂肪酸酯、甾醇及其甙、黃酮甙、C27甾體皂甙、C21孕甾烷甙、β-蛻皮激素及多糖,其中甾體皂甙44種,占總化合物的80%以上,甾體皂甙元為螺甾烷醇類、異螺甾烷醇類、味甾烷醇類以及變形螺甾類,均有很強的生理和藥理活性?,F代藥理研究重樓有止血、祛痰和抑菌、鎮靜鎮痛、抗早孕殺滅精子、抗細胞毒等作用,臨床用于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神經性皮炎、外科炎癥以及腫瘤等,具有顯著的療效。在我國,重樓是著名的中成藥云南白藥、季德勝蛇藥片、宮血寧膠囊等的主要組成藥物。
2.經濟價值
隨著中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以重樓為原料的生產企業用藥量大幅度增加,長期掠奪性采挖使野生重樓越來越少。重樓從種植到收獲利用需8-10年的時間,制藥企業為獲取更多原料,大幅度提高重樓收購價格,收購價格達1000元/kg以上。收購價格上漲藥農采挖積極性,采挖速度遠遠超過了自然生長速度,導致重樓資源已呈稀缺狀態。據資料顯示,分布于我國境內的野生重樓80%已被開發利用,僅剩下20%的資源。我國每年消耗重樓1000噸以上,且全部為野生重樓,現有資源再經過5年左右的采挖可能枯竭。重樓資源的稀缺有可能成為制約云南相關制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此,僅依靠野生資源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人工種植成為解決重樓資源匱乏的必然選擇。而且隨著中藥材市場的不斷擴大和重樓本身所具有的良好藥效,重樓的需求量必然將大幅度提高,價格還會上揚。
于2011年5月,由省科技廳主持,對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承擔,麗江云鑫綠色生物開發有限公司和云南省農業科學院高山經濟植物研究所協作研究的重點新產品計劃“滇重樓優勢種源繁育及三段栽培法研究與應用示范”(2008BC003)進行了結題驗收和成果鑒定。省科技廳機關黨委和振遠副書記主持驗收,獎勵辦秦穆主任主持成果鑒定,社發處高陽一副調研員、省農科院科研處屈云慧副處長等參加了會議。
滇重樓是宮血寧、熱毒清、抗病毒顆粒和季德勝蛇藥片等產品的主要原料。該項目針對生產中滇重樓生長周期長達9~10年的實際,創新了三段栽培法,制定了相應的三段栽培法規范化栽培規程;選育登記了“滇重樓1號”和“滇重樓2號”2個有效成分含量高、產量高的抗病新品種;建立了滇重樓種子規?;缂夹g體系;弄清了滇重樓葉斑病發病規律,提出了切實有效的滇重樓葉斑病防治方法;制定了云南省地方標準“滇重樓品種評價技術規程”和“滇重樓三段式栽培技術規程”2項;獲得發明專利“一種人工三段栽培重樓的方法”和“一種能有效防治滇重樓葉斑病的方法”2項;發表論文11篇,編寫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叢書“滇重樓栽培技術”2部,為滇重樓科研和生產提供重要了參考?,F已在麗江玉龍縣建立了滇重樓“三段栽培法”示范基地2254畝,2010年經濟效益達1.3631億元,取得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滇重樓優勢種源繁育及三段栽培法研究使云南滇重樓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形成了系列品種,品種結構更趨合理。形成了科研與企業結合的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開發模式,為云南省重要中藥材滇重樓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結題驗收專家組和成果鑒定委員會認真聽取了項目組匯報,查閱資料、質詢和討論后,一致認為:研究成果有重要創新性,成果水平總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滇重樓的主要價值
1.藥用價值
我國傳統中醫認為:滇重樓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之功效,用于癰腫、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打傷痛、驚風抽搐等癥。
滇重樓藥材呈結節狀扁圓柱形,略彎曲,長5-300px,直徑1.0-112.5px。表面黃棕色或灰棕色,外皮脫落處呈白色;密具層狀突起的粗環紋。一面結節明顯,結節上具橢圓形凹陷莖痕;另一面有疏生的須根或疣狀須根痕。頂端具鱗葉及莖的殘基。質堅實,斷面平坦,白色至淺棕色,粉性或角質。氣微,味微苦、麻。
通過對滇重樓植物的化學成分分析,已從中分離鑒定了50余種化合物,主要有脂肪酸酯、甾醇及其甙、黃酮甙、C27甾體皂甙、C21孕甾烷甙、β-蛻皮激素及多糖,其中甾體皂甙44種,占總化合物的80%以上,甾體皂甙元為螺甾烷醇類、異螺甾烷醇類、味甾烷醇類以及變形螺甾類,均有很強的生理和藥理活性?,F代藥理研究重樓有止血、祛痰和抑菌、鎮靜鎮痛、抗早孕殺滅精子、抗細胞毒等作用,臨床用于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神經性皮炎、外科炎癥以及腫瘤等,具有顯著的療效。在我國,重樓是著名的中成藥云南白藥、季德勝蛇藥片、宮血寧膠囊等的主要組成藥物。
2.經濟價值
隨著中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以重樓為原料的生產企業用藥量大幅度增加,長期掠奪性采挖使野生重樓越來越少。重樓從種植到收獲利用需8-10年的時間,制藥企業為獲取更多原料,大幅度提高重樓收購價格,收購價格達1000元/kg以上。收購價格上漲藥農采挖積極性,采挖速度遠遠超過了自然生長速度,導致重樓資源已呈稀缺狀態。據資料顯示,分布于我國境內的野生重樓80%已被開發利用,僅剩下20%的資源。我國每年消耗重樓1000噸以上,且全部為野生重樓,現有資源再經過5年左右的采挖可能枯竭。重樓資源的稀缺有可能成為制約云南相關制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此,僅依靠野生資源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人工種植成為解決重樓資源匱乏的必然選擇。而且隨著中藥材市場的不斷擴大和重樓本身所具有的良好藥效,重樓的需求量必然將大幅度提高,價格還會上揚。
一、 整地
1、土地整理
選好種植地后要進行土地清理,收獲前茬作物后認真清除雜質、殘渣,并用火燒凈,防止或減少來年病蟲害的發生。潔地后,將腐熟的農家肥均勻地撒在地面上,每畝施用2000~3000kg,再用牛犁或機耕深翻30cm以上,暴曬一個月,以消滅蟲卵、病菌。然后細碎耙平土壤。
2、平地作畦
土壤翻耕耙平后開畦。根據地塊的坡向山勢作畦,以利于雨季排水。為了便于管理,畦面不宜太寬,按寬1M ×長5m×高25cm作畦,畦溝和圍溝寬50cm,把一畝(660平米)地分成120份畦,每畦按60株苗左右栽種,使溝溝相通,并有出水口。
二、移栽定植
1、移栽時間
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此時移栽的滇重樓根系生長較快,花、葉等器官在芽鞘內發育完全,出苗后生長旺盛。
2、種植密度
按株行距15×15cm進行移栽,山地(林下套種)每畝種植8000棵,平地每畝種植12000棵。
3、種植方法
在畦面橫向開溝,溝深6~7cm,根據種植規格放置種苗,一定要將頂芽芽尖向上放置,用開第二溝的土覆蓋前一溝,如此類推。播完后,用松針或稻草覆蓋畦面,厚度以不露土為宜,起到保溫、保濕和防雜草的作用。栽后澆透一次定根水,以后根據土壤墑情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三、 田間管理
1、合理灌溉
由于云南地區的冬、春季節較干旱,滇重樓移栽后每10~15天應及時澆水1次,使土壤水分保持在30~40% 之間。出苗后,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噴灌,以增加空氣濕度,促進滇重樓的生長。雨季來臨前要注意理溝,以保持排水暢通。多雨季節要注意排水,切忌畦面積水。遭水澇的滇重樓根莖易腐爛,導致植株死亡,產量減少。
2、中耕除草
移栽后,應抓緊時機,見草就除。先用手拔除滇重樓植株周圍雜草,再用專用小鋤輕輕除去其它雜草。鋤草時不能傷及滇重樓的地上部分與須根。一般是中耕除草和松土結合進行。
3、追肥
滇重樓的施肥以有機肥為主,輔以復合肥和各種微量元素肥料。有機肥包括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家畜糞便、油枯及草木灰、作物秸稈等,禁止施用人糞尿。有機肥在施用前應堆漚3個月以上(可拌過磷酸鈣),以充分腐熟。追肥每畝每次1500kg,于5月中旬和8月下旬各追施1次。在施用有機肥的同時,應根據滇重樓的生長情況配合施用N、P、K肥料。滇重樓的N、P、K施肥比例一般為1:0.5:1.2,每畝共施用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各10kg、20kg、12kg;施肥采用撒施或兌水澆施,施肥后應澆一次水或在下雨前追施。滇重樓的葉面積較大,在其生長旺盛期(7月-8月)可進行葉面施肥促進植株生長,用0.5%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噴施,每15天噴1次,共3次。噴施應在晴天傍晚進行。
4、病蟲害防治
(1)黑斑病。病害從葉尖或葉基開始,產生圓形或近圓形病斑,有時病害蔓延至花軸,形成葉枯和莖枯。防治措施:①注意排水排濕,降低空氣濕度,減輕發??;②發病初期噴灑5%菌毒清水劑或50%甲基硫菌靈懸浮劑。
(2)莖腐病。此病多在苗床期發生,高溫多雨大田期危害更為嚴重。首先在莖基部產生黃褐色病斑,病斑擴大后,葉尖失水下垂,嚴重時莖基濕腐倒苗。防治措施:①與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輪作;②移栽前苗床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作為“送嫁”;③間除病苗;④大田發病初期用95%敵克松可濕性粉劑灌塘,每隔10天1次,連灌2—3次。
(3)金龜子。以成蟲危害葉片,以幼蟲(白土蠶)咬食根莖,影響重樓生長。防治措施:晚間火把誘殺成蟲,用鮮菜葉噴敵百蟲放于墑面誘殺幼蟲。
5、摘除果實
滇重樓的非采種田應在其花萼片展開后用手摘去果實,讓養分集中在其營養生長上,促進滇重樓的根莖生長。
四、云南滇重樓采收
(一) 滇重樓采收時間
綜合產量和成分含量兩方面因素,種子繁育種苗的滇重樓在移栽后第6年采收;帶頂芽根莖的種苗在移栽后第4年采收。10~11月滇重樓地上莖枯萎后采挖。
(二) 滇重樓采收方法
選擇晴天采挖,采挖時用潔凈的鋤頭先在畦旁開挖40cm深的溝,然后順序向前刨挖。采挖時盡量避免損傷根莖,保證滇重樓根莖的完好無損。
(三) 滇重樓產地加工
挖取的滇重樓,去凈泥土和莖葉,把帶頂芽部分切下留作種苗,其余部分晾曬干燥或烘干,打包或裝麻袋貯藏。以粗壯、堅實、斷面白、粉性足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