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 名:茈胡、地薰、山菜、茹草、柴草;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辛、歸肝經、膽經,具疏肝利膽、疏氣解郁、散火之功效;
功 效: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陽舉陷,退熱截瘧;
主 治:用于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
產地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云南、湖北、四川等地。
入藥部位: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干燥根。
性味:味辛、苦,性微寒。
歸經:歸肝、膽、肺經。
功效: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陽舉陷,退熱截瘧。
主治:用于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
柴胡的種植:
1、整地施肥:
柴胡性喜暖,耐旱耐寒,怕澇,應選擇在土質疏松肥沃,排灌條件好以及土層深厚的砂壤土或緩坡地進行種植,然后整地,施入基肥,以腐熟廄肥為主,每公頃可施3萬公斤左右。
2、間苗定植:
柴胡在播種后12-15天左右就會出苗,等長至4-5cm左右時即可進行間苗,拔除弱小病苗與生長過密苗,等幼苗長至8-10cm時就可以定植了,每公頃可按6705-82.5萬株左右進行定植。
3、補苗除草:
如田間有缺漏的植株需及時進行補苗,補苗后需澆水,為了避免傷根降低產量,在植株封行以后不可進行中耕,盡量減少使用化學除草劑除草,所以只能人工進行除草。
4、合理施肥:
在進行間苗時可結合中耕一起進行施肥,在定植時也可結合中耕進行施肥,等苗長至30-40cm時可進行追肥,如果單獨進行施肥可噴施有機鉀肥。
5、及時排水:
柴胡喜濕潤,但是怕澇,雨水多的季節一定要及時將畦溝清除,從而保證排水通暢,也可降低田間病害發生率。
6、去孽摘薹:
為了促進植株根部養分的積累,需及時將分蘗與新長出的花薹蕾摘除,可分批次進行。
7、防治病蟲害:
以預防為主,采用高效低毒農藥或生物制劑農藥進行防治,注意一定不能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和重金屬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