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 名:菘藍、山藍、大藍根、馬藍根;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心、胃經;
功 效: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主 治:外感發熱,溫病初起,咽喉腫痛,溫毒發斑,痄腮,丹毒,癰腫瘡毒;
產地分布:原產我國,現各地均有栽培。
入藥部位:干燥根。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心、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功效:板藍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利咽等功效,主要用于溫熱病發熱、頭痛、喉痛、斑疹、流行性腮腺炎、癰腫瘡毒等病癥的治療。板藍根具有體外廣譜抗菌作用(包括痢疾細菌、沙門氏細菌、溶血性鏈形菌),是抗菌消炎、止痛、退熱的傳統中草藥。
主治:溫毒發斑;高熱頭痛;大頭瘟疫;舌絳紫暗,爛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瘡腫、癰腫;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腦,乙腦,肺炎,神昏吐衄,咽腫,火眼,瘡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腦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禁忌:體虛而無實火熱毒者忌服,脾胃虛寒者慎用。
板南根的種植:
Z佳種植時間為春季3月,此時種植的板藍根品質較佳(金平地區一年四季均可種植,且長勢都比較好)。起壟栽培種植的密度:采用株行距20 cm×30 cm,每穴傾斜扦插1株準備好的插條,覆土壓緊,只留插條上端剪口芽露出土面。由于3月雨量少,要根據天氣情況適當澆定根水,以保證成活率??稍悦?6.5萬株/hm2。
田間管理:
板藍根發芽后,發現病株要及時去掉,及時進行土壤消毒處理[3]。如有缺苗,可用備用苗補栽,適當澆水即可成活。壟溝內可用工具鋤草,高畦上面因種植密度較大,易傷根、傷苗,一般采用人工拔草。板藍根種植后的2~6個月內Z忌雜草,因此除草工作不能馬虎。期間要求見草就滅。板藍根較易發生根腐病。藥科作物種植技術根腐病多發生在高溫多濕季節,使根部腐爛,甚至造成植株成片死亡,對產量影響很大。防治上,應注意排除田間積水,可用波爾多液每隔6 d左右噴灑1次,連續噴灑3~5次。如已發生根腐病,應立即拔除病株燒毀,并用石灰液消毒病穴,以防止蔓延。
肥水管理:
板藍根應施足底肥,均勻施入農家肥4 500 kg/hm2、過磷酸鈣150 kg/hm2等混合堆漚發酵7 d以上完全腐熟的肥料。苗期需氮肥較多,種植前施入農家肥7 500 kg/hm2,成活后苗期可結合除草追施尿素150 kg/hm2,也可追人畜清糞水。6月板藍根進入莖葉生長旺盛期,各種營養的需要量大,應追肥。追肥方法:用鋤在植株旁3 cm處挖淺坑,深約7 cm,施氮肥150 kg/hm2、磷肥225 kg/hm2、鉀肥75 kg/hm2混合后均勻施入,并培土覆蓋植株基部,以利其根系的生長。板藍根生長期需水較多,應適當澆水,促使植株生長旺盛。在生長中、后期應特別注意排除積水或防旱。
采收:
根據板藍根藥效成分的高低,適時采收[4]。在初霜后12月中下旬采收,可獲取藥效成分含量高、質量好的板藍根藥材,故抓緊這段時間選擇晴天進行采收。將板藍根整株用鍬或鎬深刨,一株一株挖起,揀一株挖一株,挖出完整的根。注意不要將根挖斷,以免降低根的質量。將挖取的板藍根去凈泥土,攤放在蘆席上曬至7~8成干(曬的過程中要經常翻動),然后扎成小捆,打包或裝袋儲藏以便出售。無論是陰干或曬干的都要嚴防雨露,以防發生霉變。以葉大、根多、潔凈、無破碎、色墨綠、無霉味者為佳。也可根據市場價格進行采收,板藍根一年四季都有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