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 名:將軍、黃良、火參、膚如、蜀、牛舌、錦紋;
性味歸經:苦,寒;
功 效: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
主 治:治實熱便秘,譫語發托,食積痞滿,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經閉,癥瘕積聚,時行熱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陽黃,水腫,淋濁,溲亦,癰瘍腫毒,疔瘡,湯火傷。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于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
產地分布:陜西、甘肅東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
炮制:大黃 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或塊,晾干。
性味:苦,寒。
歸經: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
功效:瀉熱通便、涼血解毒、止血
主治:大黃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瀉下攻積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療熱邪聚結于胃腸引起的大便干燥、排便困難、腹脹、腹痛等癥狀。大黃味苦,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有助于緩解血熱引起的吐血、衄血、咯血、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目赤腫痛等癥狀。大黃中含有的蒽醌類化合物可以促進血小板生成,縮短凝血時間,有利于止血。
1、大黃的種植方法
播種前,清除所有多年生雜草。
選擇排水良好,肥沃的地點,Z好是在充滿陽光的地方。大黃在冬天的平均溫度低于40oF,夏天的平均溫度低于75oF時表現Z佳。
地面可耕種,根部仍處于休眠狀態,生長開始之前或植物剛開始生葉時,應在早春播種一年大黃冠狀花序。
大黃也可以在休眠后的秋天播種。
挖大的蒲式耳籃子大小的孔。間隔大黃的植物大約相距4英尺,并在土壤表面以下1到2英寸處種植根。
確保在土壤中混合堆肥,腐爛的糞肥或任何有機物含量高的東西。大黃植物是繁重的飼養者,需要這種有機物質。種植大黃或生長的第一年不要添加化學肥料。直接與硝酸鹽接觸會殺死您的大黃植物。了解有關土壤改良劑和準備種植土壤的更多信息。
2、生長
大量覆蓋秸稈和牛糞覆蓋物,為植物提供營養,保持水分并阻止雜草。
給植物澆水。夏天需要充足的水分。
出現時立即除去莖稈。
春季第一次霜凍后,當地面解凍或剛剛融化時,撒上少量的高氮肥料(25-3-3或10-6-4),這樣肥料才能進入地下而不是進入地面傷害根源。查看您當地的霜凍日期。
只要您使大黃草無雜草,昆蟲和疾病就不會打擾他們。
每3至4年挖出和分裂大黃根。在早春(或秋季)植物休眠時進行劃分。
3、收獲/儲存
在第一個生長季節不要收獲任何莖,這樣才能使您的植物成熟。
莖長12至18英寸時,收割莖。通常在3年后,收獲期為8至10周。如果莖變細,停止收獲;這意味著工廠的食物儲量很低。
抓住莖的根部,輕輕地將其從植物中拉出。如果這不起作用,則可以在根部切斷莖。確保丟棄葉子!
始終為每棵植物留出至少2根莖,以確保持續生產。您可能有長達20年的豐收,而不必更換大黃植物。
收獲時間過后,莖可能枯萎。只需清除所有植物碎片。地面凍結后,Z好用2至4英寸的覆蓋物覆蓋大黃,Z好是腐爛的堆肥。通過向土壤中添加氮,您正在為大黃植物準備好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