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 名:烏扇、烏蒲、黃遠、烏萐、夜干、烏翣、烏吹、草姜、鬼扇、鳳翼;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經;
功 效:清熱解毒,消痰,利咽;
主 治:熱毒痰火郁結,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咳嗽氣喘;
生長習性:生于林緣或山坡草地,大部分生于海拔較低的地方,但在西南山區,海拔2000~2200米處也可生長。喜溫暖和陽光,耐干旱和寒冷,對土壤要求不嚴,山坡旱地均能栽培,以肥沃疏松。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好。中性壤土或微堿性適宜,忌低洼地和鹽堿地。
產地分布:分布于全國各地。
藥用價值:
1.用于感受風熱,或痰熱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等癥。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氣喘等癥。咽喉腫痛,喉痹不通,二便不通,諸藥不效,腹部積水,皮膚發黑,乳癰初起。
2.射干具有清熱解毒、祛痰利咽的功效,同時可以殺滅細菌和病毒,入肺經,清化肺中痰火、痰熱。它常常用來治療熱毒、痰火郁結造成的咽喉的腫痛、咳嗽、氣喘,以及像腹水,或者是乳癰,能傾瀉火熱毒血,能夠入血分,有涼血的作用。
3.射干經常用來治療咽喉的腫痛,像外感風熱之邪,感冒發燒引起來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在現代研究中發現,射干它也有殺滅細菌、病毒的作用。
田間管理:
播種后,一般第一年中耕除草4次,第一次在出苗后進行,以后在5月、7月、11月各進行1次。翌年及以后,只在3月、6月、11月各進行1次??傊?,要通過中耕除草,使土壤表層疏松,通透性好,促進養分的分解轉化,保持水分,提高地溫,控制淺根生長,促根下扎,防止土壤板結,防除田間雜草,控制病蟲害傳播。
追肥:
射干是以根莖入藥的藥用植物,為使射干在采收當年多發根莖,并促其生長粗壯,提高產量和質量,必須在生長前期、中期增施肥料,在后期控制肥水,多施圈肥或堆肥,每公頃37500~60000千克,加過磷酸鈣225~375千克,根據其生長發育特點,每年應追肥3次,分別在3月、6月及冬季中耕后進行,春夏以人畜糞水為主,冬季可施土雜肥,并增施磷鉀肥,可促使根莖膨大,提高藥用部的產量。
射干是耐肥植物,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肥大,每年均需大量的營養物質才能使其正常生長,因此,要重視追肥,確保生長之需要。在7月中旬以前,在上述每次每畝同等施肥量的基礎上再加施4~6千克,7月中旬以后不再施肥,一般不灌水,只有當土壤含水量下降到20%,植株葉片呈萎蔫狀態時才灌溉。這樣能促使當年萌發根莖膨大加粗,提高產量和質量。
摘薹打頂;
在射干的生長期內,除育苗定植當年的植株外,均于每年7月上旬開花,抽薹開花要消耗大量養分。因此,除留種田外,其余植株抽薹時須及時摘薹,使其養分集中供于根莖生長,以利增產。據試驗,摘薹打頂的可增產10%左右,除花蕾的僅增產5.6%。此外,在植株封行后,因通風透光不良,其下部葉片很快枯萎,這時就應及時將其除去,以便集中更多養分供根莖生長,提高產量和質量,同時,可減輕病菌的侵染。
水分管理:
射干不耐澇,在每年的梅雨季節要加強防澇工作,以免漬水爛根,造成減產。
病蟲害防治:
銹?。涸谟酌绾统芍陼r均有發生,但成株發生早,秋季危害葉片,呈褐色隆起的銹病。初期噴95%敵銹鈉400倍液,每7~10天打1次,連續2~3次即可。
合理輪作:在馬唐、馬齒莧、田旋花等旱田雜草嚴重發生的農田,可采取水旱輪作的辦法,使以上雜草無法生存,一些多年生雜草的地下莖可被淹死。
化學除草:在以禾本科雜草危害為主的射干田塊,可單用乙草胺、都爾、除草通、禾耐斯等作播后苗前土壤處理;在以闊葉雜草危害為主的射干田塊,可用草凈津、撲草凈、賽克津等廣譜性除草劑,作播后苗前土壤處理。播后苗前土壤處理選用的除草劑有:50%都爾混劑、乙草胺、禾耐斯、除草通、草凈津等。
采收加工:
栽種后2~3年收獲,在秋季地上部枯萎后去掉葉柄,把根刨出,去掉泥土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