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 名:薛芷、芳香;
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歸肺,脾,胃經;
功 效: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祛風止癢;
主 治: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風濕痹痛,鼻淵,帶下證,瘡癰腫毒;
產地分布:主產于中國東北及華北地區。
功效:
祛風,燥濕,消腫,止痛。
白芷治頭痛,眉棱骨痛,齒痛,鼻淵,寒濕腹痛,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燥癢,疥癬。
臨床應用:
1. 用于感冒風寒,頭痛,鼻塞。常配伍防風、羌活等。
2. 用于頭痛、齒痛、鼻淵、風濕痹痛者。治療陽明頭痛、眉棱骨痛,頭風痛等,外感風寒者,配伍荊芥、防風、川芎;外感風熱者,配伍薄荷、菊花、蔓荊子。治療齒痛,屬風火者,配石膏、黃連。治鼻淵頭痛、與蒼耳子、辛夷、薄荷同用。治風濕寒痹、腰背疼痛,與羌活、獨活、威靈仙同用。
3. 用于瘡瘍腫痛。如乳癰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蔞同用;膿出不暢配金銀花、天花粉同用。
4. 用于帶下過多。屬寒濕帶下,與鹿角霜、白術、炮姜等配伍;屬濕熱帶下,配伍車前子、黃柏等。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8~2錢;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宜忌]陰虛血熱者忌服。
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白芷對前作選擇不甚嚴格,一般棉花地、玉米地均可栽培,以耕作層深,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溫暖向陽比較濕潤的夾沙土,一般產區均在平原地帶的地方為好。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翻耕深為33厘米為宜。曬后再翻一次,然后耙細整平,作畦,寬100~200厘米,高16~20厘米的高畦,畦面應平整,畦溝寬26~33厘米(排水差的地方用高畦),土壤細碎。耕地前每公頃施堆肥草木灰150千克左右。
2.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白芷應當選用當年所收的種子,隔年陳種,發芽率不高,甚至不發芽,不可采用。有的藥農經驗用正中主莖上所結的種子,再播種時,容易提早抽空,影響產品質量。而利用測基上所結的種子播種,白芷發芽率70%~80%,在溫度13~20℃和足夠的濕度下,播種后10~15天出苗。白芷播種期分春秋兩季。春播在清明前后,但產量低,質量差,一般都不采用。秋播不能過早過遲,不能早于處暑;不然在當年冬季生長迅速,則將有多數植珠在第二年抽薹開花,其根不能作藥用,也不能遲于秋分;因秋分后雨量漸少,而氣溫轉低,白芷播后長久不能發芽,影響生長與產量,故應在8月上旬全9月初播種。
播種方法:白芷宜直播,不宜育苗移栽,移栽的植株根部分叉,生根生長不良,影響產量和質量。采取穴播和條播,播前畦內澆透水,待水滲下后,開始播種。播前種子要用機械方法,去掉種翅膜,然后在溫水中(45℃)浸泡6小時,撈出后擦干播種。穴播按行距33厘米左右,株距16~20厘米開穴,穴深6-10厘米,播后用水澆,灑水或覆蓋草的方法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播后0-20天出苗,秋播的白芷主根大,產量高,條播按行距33厘米開溝,將種子均勻撒下,蓋層細土,播種量每公頃用15千克以上,其他同穴播相同。
3.間作:為了經濟利用土地,在白芷地內亦可進行間作,原則上以短小作物為好,在白芷播種之后,在其行間種植蔬菜,如葛筍、菠菜、蒜苗等,間作物必須在立春前收獲,以有利于白茫生長,以菠菜、蒜苗為Z多。菠菜是在行間進行條播,蒜苗則每隔3厘米栽植。
田間管理
(1)澆水:雨水充足的地方可不用澆水,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區,播前必須深水,翻地保墑,播后遇干旱、久旱必須澆水。墑情不好,就得澆水,約澆水4次即可發芽,以后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幼苗生長,小雪前應澆飽水,防止白芷在冬天干死。第二年春天澆水在清明前后,不能過早,地溫低,水寒苗不肯長。以后每隔10天澆一次水,到了夏天應每隔5天澆水一次,特別是芒種到谷雨前,水少主根不能下伸,則須根多影響產量。在伏天更應保持水分充足,不能使苗因缺水而短垂;否則主根木質化降低品質。
(2)間苗:當春季幼苗返青高6厘米時,進行間苗,適當的擇去弱苗,使幼苗分布均勻,通風透光,當苗高13~16厘米時定植,每穴留壯苗1~2株,條播技16厘米左右留壯苗一株,注意除去過弱的苗和過大的。莖呈現青白色的幼苗選擇掉,減少將來抽基白芷的發生,總之保持勻苗。
(3)中耕除草:每次間苗時,均應中耕除草,第一次待苗高3厘米時用手拔草;在土壤板結時,可淺松土3厘米左右,不能過深,否則主根不向下深,叉根多,影響質量。第二次待苗高6~10厘米時除草稍深一些。第三次在定苗時,松土除草要徹底除盡雜草,以后植株長大封壟,不能再行中耕除草。
(4)追肥:白芷追肥在當年直少宜淡,以免植株徒長,提前抽空開花。播種第二年植株封壟前追肥1-2次,結合間苗和中耕時進行,每公頃追肥量餅肥2250~3000干克,亦可用化肥和人畜糞尿代替,開淺溝施下。雨季后根外噴施磷肥,也有顯著效果。
(5)選留良種:白芷在第二年5月份往往有少數生長特旺,抽薹開花。這種白芷所結種子不能作種用,因用后即將提前抽薹開花。同時在即將抽薹后,根部即瘦小而成木質,以后逐漸枯死,不能再作藥用。故及早擇除,免去耗肥料,影響鄰株的生長。在采挖白芷時,選擇主根粗壯,無分叉的,集中栽于肥沃地上,按行距80~100厘米,株距30厘米開穴,根可傾斜,不能彎曲,覆土3厘米左右,上蓋肥等再覆土6厘米,加強田間管理,增施肥料,不久即可另生新苗。在當年11月及次年2至4月份,應各進行中耕除草施肥1次,每次施肥應較多。5月下旬,即可抽薹開花,6月下旬種子即可陸續成熟,此時即應隨熟隨采,以免種子被風吹落。采后放于通風干燥處,勿煙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