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沙苑蒺藜,沙苑白獎藜,沙苑蒺藜子,同蒺藜,夏黃草,扁莖黃芪子,華黃芪子,蔓黃芪子,大沙苑子,沙苑吉利子,沙苑吉利,沙蒺力;
生長環境:適應性強。喜溫暖通風、光照好的環境。能耐寒,耐旱怕澇。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砂質壤土,粘壤土均可栽種;
性味歸經:味甘,性溫;
功效:補肝益腎,明目固精;
主治:肝腎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遺精早泄、遺尿、尿血、白帶多、肺委腎冷、尿多,能明目,長??;
產地分布:主產于內蒙古和東北、西北地區。
功效:
補肝,益腎,明目,固精。
治肝腎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遺精早泄,小便頻數,遺尿,尿血,白帶。
《本草衍義》:補腎。
《綱目》:補腎,治腰痛泄精,虛損勞乏。
《本草從新》:補腎,強陰,益精,明目。治帶下,痔漏,陰癀。性能固精。
《醫林纂要》:堅腎水,瀉邪濕,去癥瘕痔瘺。
《會約醫鏡》:止遺瀝,尿血,縮小便。
《本草求原》:治肺痿,腎冷,尿多,遺溺,明目,長肌肉。亦治肝腎風毒攻注。
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排水良好,高燥向陽地或山坡地栽培。翻地前每畝施基肥2500公斤,過磷酸鈣15~25公斤,撒施均勻,深翻25厘米,耙細。播種前做120厘米寬的平畦。
2.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于秋季8月或春季4月播種。條播,按行距30厘米,順畦劃2厘米深的小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覆土1~5厘米,播后稍加鎮壓,然后澆水,每畝播種量1~1.5公斤。
3.田間管理
當苗高6~10厘米時,按叢距10~12厘米定苗,每叢留壯苗2~3株,隨即扶苗培土。出苗前適當灌水,以利出苗。出苗后勿使水分過多,以免徒長,影響產量。孕蕾期,結合松土鋤草,追施人糞尿或硫酸銨2次,每年植株未返青時,每畝施廄肥3000~4000公斤,促進植株返青生長。以后每年收獲后,都要中耕鋤草,追施越冬肥,可連續收獲3~4年。
4.病害及其防治
白粉病,危害葉片。
防治方法:(1)清潔田,處理病殘株;(2)發病初期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